藏红花 (番红花俗称)
藏红花,原名番红花,又称西红花,原产地在西班牙,希腊、小亚细亚、波斯等地,《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即番红花,译名泊夫兰或撒法郎,产于天方国。”“天方国”即指波斯等国家。番红花是经印度传入西藏,由西藏再传入中国内地。所以,人们把由西藏运往内地的番红花,误认为西藏所产,称做“藏红花”。
番红花的花语和象征意义
番红花的花语和象征意义:快乐、喜悦。
番红花又叫藏红花或西红花。番红花叶丛纤细,花朵娇柔优雅,花色有白、紫、橙等,具特异芳香,是点缀花坛和布置岩石园的好材料,也可盆栽或水养供室内观赏。
相关传说:
牧草的精灵向花神弗洛拉祈愿说:“请在这个深秋寂寥的牧场上,为小羊儿们开些花吧!”据说弗洛拉听到了这个祈祷后,所绽放出来的花就是番红花。
希腊神话中,天神因为同情单恋妖精不成而失恋自杀的青年克罗卡斯,就把他变成番红花。
形态特征
番红花(《品汇精要》),又名:泊夫兰(《饮膳正要》),撒馥兰(《品汇精要》)。
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呈球状,外被褐色膜质鳞叶。叶9~15片,白鳞茎生出,无柄,叶片窄长线形,长15~20厘米,宽2~3厘米,叶缘反卷,具细毛,基部由4~5片广阔鳞片包围。花顶生,直径2.5~3厘米;花被6片,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长4~6厘米,细管状;雄蕊3枚,花药大,基部箭形;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黄色,顶端三深裂,伸出花筒外部,下垂,深红色,柱头顶端略膨大,有一开口呈漏斗状。蒴果,长形,具三钝棱,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当果实成熟时始伸达地上。种子多数,圆球形,种皮革质。花期11月上旬至中旬。
藏红花原产地在希腊、小亚细亚、波斯等地,近年来由于引种栽培的成功,在我国的浙江、北京、河北、上海、江苏等省市目前均已有有少量种植,产量仅有几吨,国内藏红花重要的销售地是西藏、青海和四川。
生长习性
藏红花性喜冷凉、湿润、耐半阴,喜光线、怕酷热,较耐寒,
什么是藏红花,藏红花的功效是什么?
藏红花(6张)
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忌雨涝积水,喜排水畅通、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pH值5.5~6.5。生长适温为15℃至25℃,夏季休眠南方高温,适当遮阴能延长番红花的生长时间,利于球茎增重。
入秋后种植,深秋开花,花期为10月至11月,至第二年的四月、五月间地上部分枯萎,整个生育期约为210天左右。一般用球茎繁殖。在中国,多采用室内采花、大田繁殖球茎的方式。
功效
藏红花 [1] 的功效是:
一,对肝胆的作用。藏红花具有利胆作用,藏红花酸能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脂肪代谢,可配合山楂、草决明、泽泻等传统中药,用于脂肪肝的治疗。藏红花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降低异常增高的球蛋白和总胆红素,可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藏红花酸对有毒物质引起的早期急性肝损害有化学预防作用,有希望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藏红花萃取物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在常压缺氧的条件下,可增强细胞内的氧代谢功能,提高心脏的耐缺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剧烈运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三,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上藏红花用于治疗人体多种慢性疾病,通过其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的功效,增强机体耐力,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此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到调整人体气机运行,平衡人体阴阳的作用。
四,抗肿瘤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藏红花制剂具有明显的抑癌抗癌能力。
五,对肾脏的作用,目前认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与血小板及其释放的炎性介质有密切关系,藏红花用于干扰肾炎动物模型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藏红花可使肾毛细血管保持通畅,增加肾血流量,促进炎症损伤的修复。
补血,补气最好还是服用藏红花,虽有副作用,但只要不过量,还是没有多大的关系,同时它对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等效果很好,还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建议各位MM按照藏红花的功效与吃法上所说的去做,还是可完全改善肤色,美容养颜的。
藏红花是活血化瘀的良药,但要注意其副作用:常见服用藏红花的副作用有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所以月经期间是禁止用的。